中国认可积极服务政府监管,认可结果得到广泛采信 |
记者从6月9日召开的“世界认可中国日”主题活动上了解到,截止到3月31日,我国累计认可各类认证机构124家,认可范围内各类现行有效认证证书50多万张;累计认可实验室及相关机构4431家,包括检测实验室、校准实验室、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物质生产者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累计认可检查机构244家。与此同时,中国认可积极服务政府监管,认可结果在国内得到广泛采信。 据介绍,认可结果被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所采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十一五”期末,有十几部国家法律法规和20多部部门规章中有与“认可”相关的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也将认可作为政策要求。 认可服务奥运会、世博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探索了认可服务政府监管的新模式。认可在质量安全方面的保障功能更加突出,已从传统工业产品领域延伸至医学、生物安全、信息安全、司法鉴定等保障公共安全和群众民生的新领域。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工作有效开展,经认可的高级别生物实验室对预防禽流感、登革热、甲型流感等流行疾病的蔓延发挥了关键作用。从2009年颁发首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证书开始,国家认可委员会开展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营造有利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对于解决当前日渐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认可服务国家对外贸易,提升了我国产品质量的信誉度。我国认可的相关认证证书、检测报告可以使用国际认可论坛(IAF)或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国际互认标志,在多边互认协议签约认可机构所在国或经济体具有认可互认证明效力。目前,IAF和ILAC多边互认协议签约认可机构所在国或经济体占有全球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认可结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商品进口的必要凭证,我国认可的检测报告和证书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印尼、沙特、南非、肯尼亚、土耳其等国家进口相关产品的有效凭证,可直接通关,免于再次检测。我国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为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提供了质量信用证明,为帮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做出了贡献。 认可服务政府自身发展,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迄今为止,2000多家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0余家国有企业和基层党组织推行了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作为证实合格评定机构能力的工具,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国家认可委员会从2006年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制度,2008年7月,第一家党建认证机构获得国家认可,为保证合格评定机构工作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在宏观调控、规范合格评定市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到了技术保障作用,促进了合格评定的能力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认可增加了政府管理部门使用认证、检测和检查等合格评定结果的信心,减少了做出相关决定的不确定性和行政许可中的技术评价环节,降低了行政监管的风险和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公信力。认可增强了政府间开展合格评定互认的技术基础,为促进合格评定结果的国际互认奠定了基础,减少了重复认证、检测和检查,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