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在"世界认可日"活动期间的讲话

公正认可 赢得认可

――在认可中心调研时的讲话
(2012年6月7日)
支 树 平

    认可中心迁到新址,又进一步成长壮大后,就一直想来看看,直到今天才得以成行。既然来迟了,就更需要选择一个重要的日子、一个适当的时机。过两天就是世界认可日,认可中心也将要迎来成立10周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就是要代表总局党组向大家表示祝贺,表示慰问,表示重视和支持。
    刚才,我和凤清大姐、大伟同志,还有总局的几位司局长,参观了你们的一楼大厅,了解了你们的业务流程,还听了建华同志代表班子作的工作汇报,看到大家精神状态很好,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欣慰。看了、听了之后,丰富了印象,也加深了印象,突出的有三点感受和期望。
    一、认可工作确实责任重大
    从基础地位看,认可属于合格评定的范畴,其根本使命是“证实能力、传递信任”。尤其在整个合格评定链条中,认可既处在最基础,也处在最高端,是基础之基础,担当“监管之监管”、“评定之评定”的重要角色,是合格评定的“公证员”,可谓“一览众山”、“位高权重”。这个基准不准,或者歪了、缺失了,就会导致整个信用秩序的混乱。
    从国际趋势看,认可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通用技术语言和重要桥梁纽带。认可发端于国际贸易,又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认可制度作为重要技术支撑,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将获得认可作为采信相关认证、检测、检查等合格评定结果的依据。一定程度上,没有国际互认,“中国制造”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风行全球。过去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从国内实际看,认可正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一方面,认可作为现代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列出认证认可工作六大重点任务,第一项就是“提升认可能力”。另一方面,认可作为第三方公正服务,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体现了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你们在汇报材料中说,我国已有30余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认可提出明确要求,涉及公安、司法、体育等10多个政府部门。这就充分说明,认可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
    从质检系统看,认可工作是质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中心不仅承担了总局、认监委的行政监督检查技术评价工作,而且还对系统内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进行认可评审检查。总局提出要树立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某种程度上,认可工作的质量影响质检工作的质量,认可工作的权威影响质检工作的权威,认可机构的形象影响质检系统的形象。
    二、过去10年认可工作成效明显
    为了纪念10周年,你们特地编印了《中国认可发展历程》这本小册子。70多页纸,详实记录了认可事业发展壮大历程和点点滴滴的真实感受,既有你们对过去10年的深情眷顾,也有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从中,我们也能深切感受到,这10年,是中国认可事业跨越发展的10年,是中国质量发展史上值得记载的10年,而且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将愈加显得厚重和关键。
    10年来,我国认可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是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制度,成立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结束了政出多门、重复交叉的格局。这不仅是中国认可事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而且在国际认可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中,认可中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不同寻常的业绩,至少可以概括为“三个有”。
    一是有创新。认可中心成立后,历时四年六次整合,将“八路”认可业务、“三路”认可队伍融合一体,既遵循国际惯例,又立足中国国情,逐步建立国际化和中国化相结合的中国认可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及41个层级委员会的作用,形成了“统一体系、共同参与”的认可工作体制。同时,创新认可监督措施,聘请9名院士担任顾问,开展认证机构风险分级管理,对认可对象实施非例行监督,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成立最终用户委员会,在国际认可界开创先河。
    二是有作为。10年来,认可中心不断拓宽认可制度领域,推进认可制度采信,为政府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主动服务外交外贸,与国际和亚太区域认可组织签署了全部多边互认协议,中心现有5名代表分别担任国际认可论坛(IAF)副主席以及国际、区域其他相关组织的领导职务,还与英国、美国等9个国家签署认可双边合作协议,实现了业务和队伍同步较快增长。特别是去年以来,认真贯彻总局“十二字方针”,形成了“123456”的工作思路――一条主线、两大业务、三个扩大、四个服务、五个推进、六个加强。多年来,认可中心坚持严格认可,规范认可秩序,至去年底累计暂停505家、撤销297家机构的资格。
    三是有成效。10年来,我国认可的领域、数量成倍增长,其中认可制度领域拓宽了3倍,认可数量增长了5倍,认可的认证数量增长了8倍,认可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方面都居于国际同行的前列,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认可大国。去年以来,还取得了“八个首次”的突破性进展,包括首次以“零”不符合项的结果,顺利通过了国际同行评审;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首次在合格评定领域牵头起草国际标准文件。在抓好业务的同时,你们还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0年成就来之不易,得益于党和国家对质量工作、质检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总局党组、认监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总局、认监委、标准委、各部门各单位的理解支持,得益于凤清大姐等老领导的开创奠基和一往情深、矢志不渝地关注支持,得益于你们历届班子带领整个队伍的拼搏努力。回过头来再看这10年,真是无限感慨,确实值得肯定、值得珍惜。
    三、我们对认可中心充满期望
    对认可工作今后的期望和要求,想说的话太多。大的方面,你们要为建设质量强国作贡献;现阶段,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眼下,要认真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专项教育治理。年初的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我提出了“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命题。认可中心如何破这个题?你们作了很多探讨,提出认可工作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其中,核心价值是“科学、公正、诚信、责任”。我以为,根据认可工作的职能特点,最重要的是应当做到“公正认可,赢得认可”。这也是我代表总局党组对你们的期望。
    首先,必须公正认可。认可是公权活动,公正是其内在要求、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赢得认可,必须公正认可。
    一要以实力确保公正。常言道,“打铁先需自身硬”。认可固然属于政府授权,但根子上要靠实力说话。你们要抓住评审员队伍这个核心,提升评审队伍的整体实力。要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技术权威和精英人才,不断壮大评审力量;要开展持续培训,确保评审队伍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抓好技术管理人员的学习教育,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加强认可技术研究,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二要以制度确保公正。制度带有根本性。认可委员会制度和国际互认制度,是中国认可体系的两大根本制度,也是确保认可公正性的根本制度,你们要继续坚持、不断完善。要充分发挥认可委员会集中统一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委员会工作规则,加强各层级委员会之间的沟通联络,确保认可工作的广泛参与、公开透明。要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互认,主动接受国际组织的监督,持续保持国际互认资格,不断拓展国际互认范围,在国际认可体系的更高平台,确保认可的公正和权威。
    三要以严格确保公正。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严字当头,从严治检”。认可工作位置特殊、责任重大,更要严之又严。你们要严格质量管理和风险防控,受理、评审、评定、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哪个环节出差错,都会影响认可的公正性,甚至会引发质量安全风险。要进一步完善认可约束机制,完善违规机构、组织或人员的监督、处罚和退市机制,对那些不能持续满足规定要求的,该整改的要坚决整改,该撤销资格的要坚决撤销,确保认可工作的权威。
    四要以诚信确保公正。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安。认可是信用服务、信用担保,要把诚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前段时间,在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全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座谈会上,我作了发言,突出强调了质检系统职业道德教育。你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质检”、“监管之监管”的理念,按照总局关于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专项教育治理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严厉惩处各类不公正、不廉洁行为,果断清除“害群之马”,始终保持认可队伍的纯洁性、公正性。
    其次,必须赢得认可。认可中心作为国家依法授权的唯一的国家认可机构,作为认可别人、确认别人资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自己必须赢得认可,这是发展事业、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得不到各方面的认可,我们的认可工作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你们提出认可的愿景是权威可信――社会公信、政府采信、国际互信,要全面实现。
    一要赢得社会认可。我国引入认可的历史还不长,社会对其了解还不够深,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认可的推广和结果的利用。赢得社会认可,必须广泛宣传认可知识,传播认可理念,彰显认可价值,提高认可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利用度。特别要发挥公众、用户、消费者的作用,以互信需求倒逼认可需求,以认可需求推动认可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信赖认可、重视认可的氛围。
    二要赢得政府认可。现阶段,政府既是推动认可的主导者,也是认可结果的使用者。认可事业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赢得政府认可,必须大力推动政府积极采用认可手段,采信认可结果。宏观层面,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开展认可服务,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微观层面,要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开展认可服务,加强和改进对质量、安全、环保、医疗卫生、司法鉴定等与民生相关的认证机构、检测机构、检查机构的认可评价。
    三要赢得国际认可。实现国际互认是认可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赢得国际认可,既要遵循国际规则,主动与国际接轨;又要发挥主导作用,维护国家权益,赢得国际尊重。要密切跟踪国际认可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保持与国际同步发展,进一步推动认可结果的国际互认,最大程度消除国外技术贸易壁垒。要积极参加国际认可活动,更多地担任国际认可组织各层级领导职务,更多地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技术政策、准则规范、评价要求的制修订,更多地加强认可双边合作,不断提升中国认可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志们,认可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广阔。质检总局及认监委、标准委都要更加重视认可工作,更加支持认可工作,认可中心及全国认可工作战线的同志要更加团结、更加努力。我们相信,有过去10年的铺垫,有现在良好的机遇,认可战线的同志们一定会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去公正认可,更多地去赢得认可,更好更快地推动认可事业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