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伟副局长在第三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认可中心 时间:2014-11-27 来源:认可中心
尊敬的凤清主任,同志们:
大家好!临近年底,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三届全国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情况,研究部署工作。刚才,凤清主任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一年来认可工作的成绩,部署了认可工作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的措施。建华秘书长代表认可委员会秘书处作了工作报告,介绍了国际国内认可发展情况,提出了今后工作思路。当前,伴随着国家全面改革不断深化,认证认可工作正处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本次会议把主题定为“深化改革,提升水平,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认可工作的形势要求和中心任务。下面,我代表总局和认监委,讲两点意见:
一、认可领域改革发展迈出有力步伐,认可工作服务国家大局成效显著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一年来,认可委员会在凤清主任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质检总局和认监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主动改革,更有作为”的要求,以“夯实基础、创新发展”为主线,扎实抓好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服务保障、内部管理、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高认可工作水平,站位高、思路新、措施实、效果好。突出体现在:
一是主动推进改革,自觉服务改革。按照总局和认监委的总体改革部署,全面梳理了认可工作改革思路,制定了认可工作的改革方案。主动适应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认证机构准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等改革要求,及时提出认可领域的工作措施,保障相关改革顺利推行。
二是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举措。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努力缩短认可流程,改进认可服务;同时完善约束机制,确保认可结果公平公正。一年来,认可数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认可的服务用户和采信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在疫病防控、生物反恐、国际活动安保、抗震救灾等方面积极发挥认可的作用。比如近期配合埃博拉病毒的防控工作,紧急启动相关实验室的联合评审,为疫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提升国际影响,扩大国际互认。建华同志主持制定的IAF五年战略规划已经IAF全体成员批准发布,同时ILAC的五年战略规划也即将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引领国际认可战略发展方向中开始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国际互认取得了新的突破。认可委员会正式签署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互认协议,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互认同行评审,迈出了能力验证认可国际化的实质性步伐。
此外,认可委员会积极落实总局、认监委部署的重点任务,圆满承办了第七届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全国质量月认证认可分论坛、全国检测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协助完成了认证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评审等工作任务,较好发挥了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认可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总局和认监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加快完善国家认可体系,全面提升认可工作质量水平
当前,按照十八大确定的宏伟蓝图,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质量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八大提出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更加牢固地确立了质量工作的基础战略地位。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生机活力,提供了坚强的体制保障和法治保障。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新时期质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李克强总理在今年9月召开的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深刻阐述了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坚持走质量强国、“效益兴邦”之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新格局,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质量时代”。
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质量强国目标,质量工作包括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工作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经济要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工夫,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为此,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以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性调整,通过激发改革红利来释放结构调整的红利,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监管的有效作用、社会共治的积极作用。总理的这些深刻论述,可以说充分阐明了认证认可的核心价值,对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认证认可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先进管理手段,作为在市场、政府、社会之间传递信任的工具和多元共治途径,与克强总理在质量大会上所提出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多元共治这些新思路高度契合。围绕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王勇国务委员明确要求,“要夯实质量基础,提升质量发展保障能力”。“继续加强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建设”。支树平局长也强调“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家治理的有效工具,是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纽带,要在管理创新中发挥特殊作用。”,“要发挥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
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领导、总局领导这些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从深化改革、国家治理创新、经济提质升级这些新角度来审视自身工作,进一步提高对中央大政方针的认识,进一步找准认证认可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质量提升格局中的定位和着力点、结合点、创新点。最近,总局党组和认监委党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推进质检和认证认可深化改革的新举措。就认证认可工作而言,就是要深入研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的各种“新常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认证认可治理体系,继续保持和巩固认证认可制度的领先地位,运用认证认可手段进一步释放出改革红利,全面提升认证认可服务国家大局的作用。
认可工作作为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合格评定链条的顶端,是“基础之基础”,“评定之评定”,我们构建“放、管、治”相结合的质量提升格局,完善中国特色认证认可治理体系,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必须突出发挥好认可的作用,通过加快深化改革创新,完善认可体制机制,全面提升认可工作的质量水平。
第一,要完善认可制度体系,强化认可在深化改革中的制度创新作用,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在政府部门加快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广阔。国务院已连续取消七批行政审批项目,各级政府越来越看重认证认可的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等制度优势,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认证认可的第三方管理评价手段,越来越多的准入性、限制性、强制性管理方式转变为评价性、指导性、自愿性管理方式,包括国务院近期取消的多项审批项目中,许多准入类资质转变为水平评价类资质,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治理思路的转变。认可在经济社会管理事务中所具备的能力证实、社会通用、规则开放、国际公认等等优势,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的青睐。近年来,认可不光在传统质量管理领域,而且在司法鉴定、医学研究乃至军队国防这些行业封闭性很强的领域都得到了积极广泛的应用采信,充分说明了认可在国家治理中的广泛适用性,印证了认可制度的先进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健全政府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司法公正等等,又将认可的作用提上了更高层面。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认可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适用性,形成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国家认可体系,支撑政府监管和治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先进制度保障。要抓紧建立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新领域认可制度,加快认可规则更新升级步伐,以更加主动、更加超前的意识,完成认可制度体系的科学布局。
第二,要完善认可运行机制,强化认可在质量提升格局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促进经济提质升级。认可在合格评定链条和质量工作体系中发挥着“传动轴”的重要作用,在构建“放管治”相结合的质量提升格局中,认可扮演的角色更加鲜明,也更加重要。围绕“放”的方面,认可工作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简政放权,强化对认可对象的能力证实评价、监督制约、反馈引导等机制,着力加强对企业的实验室等质量技术设施的能力评价和监督约束,充分发挥各类质量主体的作用。最近,国家加快工商注册制度配套改革,将认证机构设立调整为后置审批。认监委也在认证机构审批、CCC认证指定、实验室资质认定、进出口食品企业注册备案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举措,取消了一批审批许可项目,简化了大量审批备案流程,认可工作要配合这些放权措施,多在后端环节和技术层面着力,更好地发挥认可手段的优势;围绕“管”的方面,认可工作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质检等各部门深化改革,围绕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认可约束与行政监管的衔接和互补,以更高的水平支撑政府监管,促进政府治理创新。针对质量监管的新形势新问题,总局、认监委在电商领域、质量问题集中产品上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监管治理的举措,比如开展电商质量提升行动、建立良好电商规范认证等等。认可工作要同步跟进,加快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领域的认可规则制度建设,推动认可制度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相互协调、CCC认证和国家监督抽查的指定机构认可等重点工作,促进质量提升;围绕“治”的方面,认可工作要积极拓展覆盖面,提升服务性,努力满足社会各方提出的认可需求,增强认可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结果的公信力,向社会各方传递信任,促进质量共享共治。随着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单位和群体成为质量工作的参与方,各种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提出了标准、认证、检测等方面的需求和主张,联盟认证、联盟检验等新的合格评定形式不断出现。认可工作要积极研究这些新情况,提出规范引导新型合格评定的认可规则,不断激发质量治理的创新活力。
第三,要完善国际互认机制,强化认可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对外开放水平提升。认证认可制度的先进性、创新性,很大程度体现在它的国际化上。认证认可制度要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就必须适应国家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势引导国际化的方向。认可为检验检测认证国际互认奠定基础,必须始终站在国际化的前沿。当前,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亚太自贸区”等对外开放战略,对认证认可国际化提出了非常重大、非常紧迫的课题。认证认可在国家外交外贸格局中还可以发挥哪些作用?自贸区建设我们如何参与?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多双边互认如何统筹安排?有哪些重点突破方向?存在哪些瓶颈难点?如何处理质检改革与国际互认的关系?如何协调国际互认中的不对等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近年来,认可在国际合作互认方面成果有目共瞩,包括牵头制定IAF战略规划、主导建立产品和环境领域多边认可互认制度等等,这些都体现出我们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实质性参与甚至是组织领导的作用,大国效应在逐渐显现。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主动适应合格评定与其他领域国际事务深度交融的趋势,积极推动认可的国际合作互认向着体系化、均衡化方向发展,加快在信息安全、新能源、低碳等发展新领域的国际互认进程,积极促进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互认与其他部门国际事务协调开展,推动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互认成果落地延展,形成与我国开放格局和国家利益相适应的认证认可国际化格局。
第四,要完善认可约束机制,强化认可在行业治理体系中的评价监督作用,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升能力。认可约束是认证认可“五位一体”监管体系的重要一元,在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下,作用更加显现。国家已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确定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门类,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都把检验检测认证作为重点内容。检验检测认证要按照国家赋予的高技术服务业定位加快发展,关键是建立起定位清晰、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不断提升能力,真正做强做大。认可工作要围绕完善行业治理体系、打造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的目标,以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能力提升为落脚点,建立科学严谨的认可评价监督体系,完善认可分级管理、认可与行政监管联动等制度,提升认可需求对合格评定机构的激励促进作用、认可过程对合格评定机构的监督约束作用、认可结果对合格评定机构的引导提升作用,形成促进合格评定机构能力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同时,各检验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机构也要高度重视认可的作用,珍惜认可的价值,自觉遵守认可规则,努力保持认可结果,让认可真正成为证实自身能力、提升品牌价值的增值服务。各认可用户及相关方要有效运用认可手段,积极采信认可结果,让认可成为传递信任、实现质量共治的纽带,造福社会各方。
认可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认可结果能否得到各方信任,关键要看自身的工作质量水平。认可委员会作为国家认监委授权的认可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努力增强改革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要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办事,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开展认可活动,完善认可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认可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下大力气解决认可工作对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完善信息公开和申投诉处理机制,努力建设行业满意、社会满意的服务型组织。三是要加强效能建设,完善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提前谋划明年工作和“十三五”发展蓝图,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继续保持国际同行互评审零不合格项的高水平状态,树立中国认可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